目录

《十二公民》观后感

目录

今天和同学们看了电影《十二公民》,有感而发。

十二公民讲的主要是十二位职业,性格各不相同的成年人,受到老师的邀请在政法大学的教室里进行模拟陪审,讨论一起凶杀案的嫌疑人是有罪还是无罪的故事。影片的场景非常简单,绝大部分剧情都发生在那间教室里,但是剧情却一波三折,从最初的十一人投票认为有罪,一人认为无罪,到最后全部认为无罪通过,这样的剧情真是让我难忘。

这十二个人,他们的职业,性格都迥然不同。有出租车司机,有房地产商,有社会混混,有保安,有小卖部店长,有外科医生….还有一个厉害角色—检察官。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地区,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,让他们几个坐在一起讨论事情,真的非常有趣,吵得热闹的时候都快把桌子给掀了,还多次差点动手打起来。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,他们都是中国公民。

这部影片,道法课张会芸老师介绍过,它主要揭露的,就是中国的公民法治意识的不健全。和西方相比,中国人本来就是刚刚步入法治社会,又在文革时期,法律曾遭到严重践踏。不错,现在中国人的素质在提高,人们都知道,一个人犯了法,需要用法律来将他绳之以法。可关键是,有在法律之外的东西,它不是执行法律,而是审判一个嫌疑人是否触犯法律,它就是法治思维,这仍然是这个公民普遍缺少的。

小的时候我看过这部影片,当时我也搞不明白,为什么铁证如山,那个检察官还要硬说嫌疑人是无罪的?

现在,我读过一些书,也上过思修课,我渐渐开始明白:我们评判一个事件,往往带有主观色彩,比如,嫌疑人是一个富二代,我们潜意识里就认为富二代就是坏孩子,就一定是凶手,就一定是他犯的罪。所以在听证人的证词时,我们潜意识里就觉得嫌疑人他就是凶手。

但是,如果我们转变思想,我们把潜意识删除,我们假设嫌疑人是无罪的,我们去推理证人的证词出了问题,结果我们还真找到了问题。这,就是那位检察官一直在引导另外十一个人做的事情。

以前的中国,忙着打仗,忙着发展经济,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问题,我们需要快速的解决,不要产生过多社会舆论,所以我们按照人情世故去执法,给老百姓一个让他们觉得“合理”的结果,尽管这样的结果与真理违背。但是,现在不一样了,现在中国富起来了,强起来了,人民的素质在提高,社会在进步,我们需要正确的法治思维,我们要努力让真理存在,否则,社会也不会继续发展。

最后,我觉得一个电影的好坏可以从两个方面评析:一是可观看性,如果一部电影讲述的故事非常有趣,让人想看一直下去,那它符合可观看性。二是内涵性,如果一部电影,它不仅仅像是喜剧片那样人看完笑完就忘了,而是揭示出深刻的道理,甚至帮助改善一些社会问题,那么它是一部有内涵的电影。我认为,十二公民这部电影,符合这两点,电影的笑点很多,故事很有趣,且这部电影有内涵有深意,因此我认为它是一部好电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