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
《悉达多》——人生就是在不断的体验与感悟

《悉达多》

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印度,青年的悉达多是婆罗门(印度种姓制度中的最高等级)之子,他幼年时勤勉好学,聪慧非凡,长相俊美。大家都爱戴他,认为他一定能成为伟大的贤士。可是悉达多自己却感受不到喜悦,他认为父辈传授给他的知识还远远不够,无法盛满精神的容器,满足他焦渴的灵魂。他感到非常迷茫,灵魂悸动不安,他不了解自己的真正的内心是什么,所以渴望追寻自己的内心的阿特曼,即找寻真正的自我。

一日,三位沙门(即苦行僧)路过城邑。悉达多感受到了来自内心的阿特曼的召唤,决心同这三位沙门一道苦修。夜里,他久久站立着,以刚毅的身躯默然反抗父亲的不愿。悉达多的父亲从透光的窗户看到他一动不动的身影,一切的不舍、担忧都隐在了漆黑的夜里。他终于松了口。悉达多从此踏上了沙门的苦修路,与他同行的还有他儿时的好友乔文达,他是悉达多忠实的追随者。

悉达多从沙门处学会了斋戒、思索与等待。他不再视饥饿、疼痛为摧毁身体的利器,只是日复一日思考着。他的灵魂潜入过动物、石头,从中细细感受万物的成长与消逝,可他却无法避免每一次灵魂的回归。在他自以为用斋戒和忏悔便能扼杀“我”时,“我”却在他还未察觉到的地方盘踞生长着。他意识到他在沙门处学到的,仅仅是短暂的逃避,而非永恒的阿特曼。他又改变了方向。

告别沙门之后,他们遇到了世尊佛陀乔达摩。聆听了乔达摩的法义后,他们不禁为这超世拔俗、其自圆满的法义所叹服,于是乔文达决定留下来跟随佛陀。而悉达多是一个善于思考且有能力思考的人,于他而言,他人的法义本身并不能让人解脱,真正的自我解脱只能靠自己亲自修行、探索,经历一番彻悟后才能获得的。他与世尊佛陀辩论,佛陀承认法义的目的并非为求知好学之人阐释世界,而是解救苦难中的世人。自此,悉达多便孤身一人开始了旅程。此刻的悉达多恍然发觉,自己年少时曾苦苦修学,竟是从未了解过“我”是怎么样的,而“我”竟如此令人费解,充满神秘。悉达多继续沉思,他觉得要想找寻自己真正的内心,必须放纵自己的内心,让欲望肆意生长。

他来到城里,结识了一位名妓迦摩罗,为赢得她的欢心,他学会做生意,成为了一名富人。他的欲望比俗世之人还要强大,他和迦摩罗夜夜交欢,载歌载舞,挥霍钱财,豪赌不尽。时间一晃过去了很多年,中年时期的悉达多一次烂醉之后,回想起了自己的年轻时的志向,他感到自己在追寻阿特曼的路上越走越偏,他在虚度光阴,他已失去了所有曾拥有过的美好的品质,堕落到了极致,他的罪孽已无可挽回,莽撞之下,来到河边,一头扎进去想了结此生。

悉达多没有死掉,他被儿时的同伴乔文达救起,濒死又生还的感觉就像一次畅快的酣睡,使他又重获新生。他告别了乔文达,去寻找曾经载他渡河的船夫瓦酥迪瓦,与他一起劳动,过极致简朴的生活。他们像两个得道的僧人,但是没有法义,仅靠聆听河水得到正确的答案。这期间,他又遇到了自己曾不告而别的爱人迦摩罗,但她不幸被毒蛇咬死,留下了儿子小悉达多。悉达多十分爱儿子,可是小悉达多并不领父亲的情,叛逆离他而去,这竟与儿时的他如此相似,很难不让人想到无尽的轮回。

故事的最后,船夫隐去林中,儿时的伙伴乔文达再次与悉达多相遇。乔文达在悉达多的脸上看到千万种形象,千万张脸,千万种动物,汇成一条长长的奔腾的面孔之河。而幻像散去,悉达多的微笑平静、轻柔,一如佛陀的微笑。

一些感悟

悉达多从一个贵族,到一个沙门,再到世俗之人,最后归于简朴宁静的生活,他的一生就是在不断体验不同的生活,而后从不同的体验中寻求最真实的自我。在阅读《悉达多》时,我不禁热泪盈眶,我们又何尝不是像悉达多一样的人呢?在成长的过程中,有时我们掩藏内心的欲望,有时又让欲望尽情发泄,我们常常迷失自己,对自己产生怀疑,但我们不必去追究这些问题,而是要承认“我”的多元性,要去多体验生活,去感悟生活。

生活就像奔流不息的河水,虽然在不停的流淌,但过去是这样,未来也是这样。不必为过去而懊悔,也不必为未来忧愁,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是活在当下,随自己的本心而为,伴日月潮汐而动。

彤彤的想法

读完这本书后,不同于百乐,我的内心并没有强烈的触动感。究其原因,可能在于我心中的悉达多,他究其一生都在寻找真正的自我。而这样的悉达多,我曾在毛姆笔下的拉里和思特里克兰里身上见过,那时候的我也曾深深为思特里克兰德而触动。而寻找自我,什么又是真实的自我?好似自我从不客观存在,而是人们在追寻它的路上逐渐塑造的形象。那在这条路上,到底该肆意放纵欲望,还是该谨慎把控言行?若是两条路不可单走,那么中庸之道如何权衡?这其间除去自己的主观意愿,又有时代的文化和道德观念参杂其中,实是复杂。现今时代,物欲纵横,现实世界的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探寻如何取舍也是很大的难题。无法,只得一步步走,一步步探寻。